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4阅读:

本篇文章906字,读完约2分钟

周陈华仇军

在唐代,各地死刑判决后,需要三次奏报皇帝的批准,批准后三天后可以执行。 对于京师判决的死刑事件,有更严格的要求,必须经过“五重奏”。

这就是唐朝死刑复核程序的“三复奏五复奏”制度。 其中,死刑“五复奏”制度的诞生还有一个典故。

据《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年间,相州人李好德患有狂犬病,经常说一些反朝廷的话,唐太宗下令将其关进监狱。 大理丞张富古认为:“李好德有狂犬病,不应该依法定罪。” 太宗承诺慷慨解决。 但是张富古暗中把皇帝的意图告诉李好德,在监狱里玩。 不久,张富古就被御史弹劾了。 太宗大发雷霆,斩首张富古。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后来太宗非常后悔,指责腹心重臣房玄龄不负责任,一时无法抗议。 他继续解体,张富古作为法官,泄露了自己的话,犯罪很自然。 但是,根据法律的规定,还没有达到极刑的程度。 而且自己非常生气,官员不建议抗议,司法当局没有反驳上奏,这冤枉处决了张富古。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因此,这个误判事件引起了死刑复核制度的改革,即死刑“五复奏”制度的诞生。

大理丞先生是唐代的司法当局者。 张富古身处于其地位,虽说是“泄露审判秘密”,但与拘留中的人玩耍,不仅有损司法权威和官员的形象,还容易产生非法交易的联想,但无论如何,这样简单处决,显然是轻率和冲动的,当时的法律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于是太宗开始了改革的“后半篇”复印件。 从历史上看,他的这项司法改革措施是高度的。 太宗不仅依靠大臣的明智和自觉,而且重视“前车之鉴”的深奥性和“约法三章”的长期性,更治疗治本,更治本,更治本,从程序上限制皇权的恣意。 这个改革也有温度,死刑的讨论关系到人命,关系到人心,通过严厉死刑的讨论,有助于体现广仁慎刑的法制思想,缓和阶级矛盾,提高管理性能,促进社会的长治久安。 这个改革还很有精度,“五复奏”制度传承于历史,扎根于现实,是隋朝成型的“三复奏”制度的“深加工”和“精装饰”,与门下省的复审等合作措施一起,进行了机制的重建、权力的优化和制度的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现在司法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看透深刻的矛盾,认识要害性症状,使改革从构想到蓝图,从设计到施工,从落地到实效加速转变,推进改革事业向纵深快速发展

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

标题:普法:“五复奏”制度改革的启示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4/18711.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