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0-12-26阅读:

本篇文章1001字,读完约3分钟

凌锋


保护孩子是保护未来,这是大人的责任,也是法治的使命。 因此,侵害未成年人的事件总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猥亵和性侵犯的事件更容易接触到人们的敏感神经。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前几天发表的《未成年人检察实务白皮书( 2014—2019 )》的数据,2019年检察机关公诉未成年人侵害罪的罪名中,前三人分别是强奸、寻找受害者、猥亵儿童,猥亵儿童犯罪者人数大幅增加

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然要关注热点案例。 另外,应该考虑防止悲剧的重复,防止加害者成功的机会消失的方法。 简单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尽快切断违法犯罪行为。 对此,如果不能期待加害者良心的发现,就必须依靠人民大众的“雪亮眼”。 最近,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监察委员会等9个部门发行的《关于建立未成年人侵害事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有望采取一些措施。 这个“意见”确定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领域的各类组织及其员工就未成年人侵害事件报告的义务,确定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领域”的范围。 其中包括企业事业等机构、教育、医疗、儿童福利机构和救助机构、旅馆酒店、村委会等。

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增加这些机构的报告义务不是为了减轻司法机关等部门的压力,而是基于惩罚犯罪的科学规则,很容易理解着眼于通过各种预防手段防止犯罪的发生。 强制报告制度曾经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实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从相关信息来看,浙江杭州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区公安局、人社局、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监管局、商务局、区妇女联合会等10个部门建立了“未成年人“三不合适”行为处分制度”,这不是好办法。 “三不合适”是指未成年人进入不合适的地方、从事不合适的职业、开展不合适的活动。 对未成年人的开放式房间进行“三问一报”是其中的重要复印件。 群众发现涉及未成年人“三不合适”行为的,可以向有关部门通报。

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未成年人保护不是一个简单的司法问题,在越来越多和复杂的现代社会,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发挥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构建共同治疗共享思维,构建没有死角的未成年人保护网络,正义之能永远不在线 强制报告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即使不能让任何心灵的鬼胎者出现在大众监督的“聚光灯下,完全消除丑陋的欲望,也至少能最大限度地抑制犯罪,减少犯罪。 当然,保护未成年人需要越来越多的想象力。 比如,参考惩罚“老赖”的措施,比较包括猥亵、性侵害等各种犯罪在内的优势,依法加大对肇事者的各种限制,运气不好,永远害怕法律。

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标题:普法:以共治思维构筑未成年人保护网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0/1226/19607.html

最近更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