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向网民提供全面及时的法治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突发新闻事件、法治新闻、大案要案、社会万象、检察新闻、立法司法、反腐倡廉等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普法 >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发布者:吴湘来源:手抄报日期:2021-01-04阅读:

本篇文章1427字,读完约4分钟

封寿炎

上海书展及“书香中国”上海周已经圆满闭幕。 这次书展共展出了10余万种精选图书,其中书展主办者发表的《上海书展100本推荐书目》中,媒体总结的“人气排行榜”“口碑排行榜”中也出现了很多文史哲和社会科学界的“厚重书籍” 古典书籍受到展览会的重视和网友的欢迎,这些特别令人高兴。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各行业大部分古典著作,构成思想、思考、知识、感情的“骨架”,阅览古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现在确实不是阅览的黄金时代。 为什么呢,因为影像比绘画更感兴趣,绘画比复印更感兴趣。 电影、电视剧、视频、网络游戏和漫画书比文案更受欢迎。 剩下的阅览时间,经常交给片段阅览、浅阅览。 大部分经典著作,确实压倒了很多人。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为了让人们爱上阅读,让古典名著爱上,不仅要凭空喊口号,还需要创造一点气氛和条件,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性,诱惑阅读的喜好。 上海书展的背后,有无数人的用心。 今年书展上最年轻的选书士、95年后的杨洋认为青年应该读很多古典书籍。 因此,她选择了一点“厚重的书”摆放书展的展台。 她说:“选书师不应该总是扮演迎合者的角色,应该扮演诱惑者的角色,告诉网民什么书值得读。”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上海书展是阅览的盛会。 在著作人、文化人、出版人、书商、策展人、网民的共同参与下,阅读超越了网民的个人选择,创造了巨大的公共语言空间。 在这样的阅读盛会上,阅读可以超越碎片阅读、浅阅读,认真阅读,大部分头、厚的古典书籍自然受到重视和表现。 但是书展本身只有一周。 书展落下帷幕后,什么样厚重的皇巨萧将从人们的视野中退出呢?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受疫情的影响,今年书展的一大特色是从线下延伸到线上。 “阅读的力量”通过网络平台、上海书展“网络WeChat的力矩”等多种网络平台的构筑,书展的展望地区和人群大幅扩大。 如果网上书展是一年一度的话,网上书展可能永远不会落下帷幕。 围绕书展的读书会、书友会、有趣的团体等阅览组织可以离开以前传来的书展的小范围,进入城市和乡村,进入学校和居民的社区。 有组织常态化的阅读模式,提高阅读质量和专业性,使古典书籍成为人们日常阅读的对象。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图书馆和书店等文化机构也应该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人们的阅读质量方面发挥作用。 图书馆丰富的藏书,书店出售的书有古典书籍。 但是,如何才能帮助这些经典名著进入人们的日常阅读? 以前流传的图书馆和书店的经营模式是在书架上立书,静静地等待网民借来购买。 这种静态单方面的思考,其实不太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事实上,图书馆和书店的经营服务完全是动态的、多维的,可以实现著作人、文化机构和网民之间的开放交流。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建设中的上海图书馆东馆是个好案例。 其书库面积只有2500平方米,只占建筑总面积的2%。 在这里,书和书库不再是重心,图书馆从藏书阅览的单一场所升级为以阅览为中心的文化中心。 网民不仅可以读书,还可以体验音乐、绘画、手工作业等。 另外,提供很多开放空间,成为市民的书房、客厅、员工室,成为上海的“城市接待厅”。 这样的图书馆容易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中心场所。 这种创新的经营服务模式值得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博物馆、书店等文化机构参考。

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另外,现代人的“一刻也离不开”网络在普及古典名著方面也起着很大的作用。 大部分头厚的古典,从体量来看可能很可怕。 但是,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分解、分解大书,辅助深入浅出的解读,以更亲民和蔼的面貌呈现给网民。 这些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阅读方法有助于人们接近古典名著,提高阅读质量和水平。

标题:普法:怎么让“厚重之书”走进生活    地址:http://www.shuiyihui.cn/pf/2021/0104/22978.html

最近更新更多